乡镇(街道)栏目是县(市)级综合年鉴的基本栏目,是以乡镇(街道)年度发展情况为记述对象,记述的地域范围较其他反映全县(市)各领域各行各业年度发展情况的栏目小。记述内容应该较为微观、具体,有特色,信息资料丰富,有可读性。但实际并非如此,从自身编纂的年鉴及所见其他同级年鉴来看,大多存在选题同质化,查检率差,罕有年度特色,纵向上下年相同,多年一面,选题标准不统一,横向相同,缺乏地方特色,无个性,多鉴一面;内容空泛,记述随意、连续性不强,资料价值不高,没有多少看头,等等,影响了年鉴的整体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选题选材与撰写不规范所致,亟需改变以提高编纂质量。以下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要正确把握条目选题标准和结构,突出乡镇(街道)条目选题的社会价值与年度特色
(一)把握条目选题原则,统一选题标准,突出乡镇(街道)条目选题的社会价值
县(市)级综合年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条目是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选题必须符合年鉴的编纂宗旨,要以题材的社会价值与史料价值为选题原则。年鉴中的乡镇(街道)栏目条目选题也应如此,从汇集提供权威系统的乡镇(街道)年度信息资料、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存史的功能作用出发,重点选择那些反映乡镇(街道)基本情况和大、要、特、新方面的事件事物。乡镇(街道)条目选题要突出社会价值,就要突破行政色彩,不要将乡镇(街道)机关内部公事等没有社会普遍价值事物列为条目选题,不要总是围绕政府部门政绩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还应着眼于史料价值,注意对重要民俗活动、宗教活动、新风尚、优秀的家训族训文化挖掘与传承、影响较大的寻亲祭祖修祠修谱活动等群众比较感兴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长久存查价值的社会新闻信息予以选题。
为统一选题标准,根据县(市)级综合年鉴选题标准列出具体的乡镇(街道)栏目选题标准:一是反映乡镇(街道)地情与年度发展的基本情况;二是反映乡镇(街道)年度内取得实效或阶段性成果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变革;三是乡镇(街道)重要的农业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社区建设、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成就;四是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和突出问题;五是重大社会事件或自然现象;六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事物和社会热门话题;七是重要的民俗活动和社会民间活动;八是重要的县(市)级以上行政区域表彰奖励获得者;九是有存查价值的其他重要信息资料。
(二)加强连续性,突出年度性,合理确定乡镇(街道)栏目综合性条目与单一性条目选题比例
年鉴是按年编纂连续出版的信息资料性工具书。内容资料的连续性是其基本编纂要求,也是其实现存史资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作用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求条目选题的连续性,要求年鉴必须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条目选题,按条目内容分类,主要是指设置一批相对稳定的综合性条目。对乡镇(街道)栏目来说,除了每个乡镇(街道)分目下要设反映其自然、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社会、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年度发展情况的概况条目外,一般要根据深入反映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突出地方特色的需要,在以上各方面细分主题与领域设特色产业(粮食主产区设粮食生产,盛产水果设水果生产,水产业发达设渔业经济,旅游业较有规模设旅游经济,等等体现地方特色的产业)、集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党建工作等常规性条目,有社区的镇(街道)另要设社区建设;还有,每年都要举行重要的民俗活动(如我们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每年举行的三月三歌会)和赏花采摘等旅游节活动,也应每年设目反映;此外,跨年度实施的重大项目建设与活动,也应相应设目连续完整地记载。此类条目承担综合反映事物发展全貌和重要方面的整体情况,年年设立,主题不变,内容年年更新,使年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有助于提升年鉴的使用价值。故这类选题不能随意,不能年年不一样,否则将使年鉴资料割断没有连续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类条目要在保持基本选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事物变化对部分条目进行调整和更新。
年鉴的年度性决定其应主要记载年度内动态信息等年度资料。承担记载动态信息选题的主要是单一性条目,是年鉴条目的主体,应超过综合性条目数,一般占条目总数的比例应要达到60%至70%。此类条目以年度内的大、要、特、新事等动态信息为记载对象,选题追求新颖、特色,突出反映新事物、新业绩、新发展、新成果、新典型、新经验、新风尚、新举措、新困难和新问题。年鉴以这类条目为主,选题年年不同,使年鉴保持年度性,常编常新,体现年鉴的特色与个性。目前,大多数综合年鉴乡镇(街道)栏目单一性条目少或缺,基本上是综合性条目,以致乡镇(街道)栏目无个性,多鉴一面。故要突出年度性,必须要增加单一性条目的选题,使之达到合理的比例。首先要在加强连续性的前提下,不设没有社会价值和存查价值的内视性条目,精简常规性条目,扩大概况条目的记述内容,将原设综合性条目选题反映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社会、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年度发展情况的内容并入概况条目记述;其次要把握条目选题标准善于挖掘年度大、要、特、新事物事件和热点及人民生活的新变化,增加单一性条目的选题,只要符合选题标准,在遵守选题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二、规范乡镇(街道)栏目条目的内容选材与撰写,提高条目内容质量
(一)规范条目内容选材,设计切合实际、可行的内容要素,为读者提供有效信息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相同类型的选题条目必须要有统一的内容选材即要有内容要素规范。一个内容要素齐全、核心资料(必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比较完整的条目,可为读者提供完整的可资利用的信息,有效信息(对读者有用和可能用得上的信息资料)量就高,条目质量则高。内容记述随意、要素不全,同类条目横向可比性差,纵向上下年连续性不强,有效信息少,年鉴条目质量就低。不同类型条目需制定不同的内容要素规范。
1、规范乡镇(街道)栏目概况等综合性条目内容要素。概况承担综合反映事物发展基本情况的职能,内容总体要有基本情况、年度主要业绩、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等要素,为横向可比、纵向连续起见,要对其中的基本情况、年度主要业绩等要素进行规范。一般有:乡镇(街道)地理位置、四邻、政府(办事处)驻地;境内省级及其以上风景名胜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名特产品等情况;地貌特征及山水等自然基本情况,交通设施等基本情况;区域面积,辖行政村、村民组、社区、居委会数。年末总户数,户籍人口数,流动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耕地面积及其中水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森林覆盖率等情况;农业等产业基本特点及年度发展情况;年度主要农产品产量及主要经济社会完成指标数据等。然后分段依序记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社会、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年度发展情况;以及当年获得的荣誉。主要经济社会完成指标及主要农产品项目要稳定并有纵向比较数据,统计口径要稳定统一,乡镇(街道)不同的部门数据不同,故数据要求有权威性、来源要明确,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社会数据要采用统计部门数据,年末总人口要取自公安年报,人口自然增长率要取自计生年报,年年要稳定统一,才能确保连续可比。新出现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要及时增加并自此固定以连续。
其他根据乡镇(街道)实际需重点反映设置的特色产业、集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党建工作、社区建设等常规性条目,也要制定对应的内容要素规范,要有对应领域的基本情况、年度实现的主要指标数据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要素。
2、乡镇(街道)栏目单一性条目内容要素规范:要求记述事主、时间、地点、事情和结果及原因,且尽量具体准确,并按活动(事件)、产品(成果)、工程、机构(企业、组织)等选题类型分类制定内容要素规范。
(二)规范乡镇(街道)栏目条目的写作,提升条目有效信息量
1、要规范行文。要树立读者意识,尤其要谨慎使用缩语和简称,要使用标准称谓,简称缩语使用要规范。要避免使用外地人不明白的方言土话。
2、规范条目内容记述范围。主要要准确把握年度范围,乡镇(街道)年鉴撰稿人可能受农村工作的影响,容易模糊公历与农历年时间界限,有时把跨年度农历年内发生完成的事写入条目中,要务必注意核准。正确把握空间范围,一般只记述本行政区域内容,但在境外发生的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事物,如务工人员在外地的党建工作、计生服务工作以及受到所在地的重大表彰等情况也应反映。
3、规范条目记述的主体。乡镇(街道)条目特别是综合性条目内容主体应为客观、系统、真实地记载各个领域与方面的事物年度发展情况,故要避免用各个领域与方面的政府工作代替对其年度发展的记述,不能照搬政府工作总结。
4、乡镇(街道)概况及常规性条目要采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撰写。乡镇(街道)记载内容广博,但条目篇幅有限,要避免工作总结式和流水账式的写法,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择要编写,综合面上情况,抓住事物的本质、重点、特点,提炼概括事物的各个层次与年度特点,精炼地表述。
5、重视使用表格、示意图、照片、解释性资料等多样化附属资料,丰富条目信息。如乡镇(街道)概况的数据比较多,若用统计表,即可纵横对比,又节省篇幅,活跃版面;又如乡镇(街道)辖行政村、村民组、社区及其中的小区名称与行政村、社区的四邻及村委会、居委会驻地是可供读者存查的实用信息资料,若以文反映,必定影响行文,用一览表记载则不然。另如反映集镇建设成就和民俗、文化活动,若选配相关照片,既可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让读者印象深刻,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提升年鉴的史料价值。
6、要规范条目内容记述顺序。要像编辞书一样统一规范记述顺序,如概况条目按内容要素依序记述,便于读者查检。
一个年度特色鲜明、条目选题丰富、内容全面、信息密集、编写规范、记述顺序统一便于查检的乡镇(街道)栏目,必定会为整部年鉴质量的提高添彩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