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业务研究 > 方志年鉴 > 志苑钩沉

【方志里的宣城节】春节

发布时间:2025-02-10 15:07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地方志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企盼的团圆日。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古老习俗中,春节展现出独特魅力,不仅是“中国年”,更成为了“世界年”。

宣城市首届春节民俗文化季开幕式(戴巍/摄)

 宣城各县市区春节习俗大同小异。除夕日家家贴春联、贴年福、挂中堂,旅外家人都回家“团年”。午夜家家鞭炮长鸣迎接新年,全家人坐待天明,是谓“守岁”。旧时还要拜神像、祭祖先、拜尊长,点烛焚香,鸣炮开“财门”。宁国有“村比爆声长,户比爆声响”之说。开门之后,宣城、郎溪、泾县、宁国习俗要由家主带领子弟,手持姓氏灯笼向四方揖拜“神灵”,到附近的寺庙进香,谓之“出行”。回来先拜列祖列宗,再拜尊长,是谓“拜年”。旌德除夕午夜会关闭大门,内贴“封岁大吉、开门大发”封条。正月初一凌晨,人人穿戴一新,家家争先开门,燃放爆竹。绩溪除夕夜点满堂红,合家吃封岁饭。是夜守岁,平辈拜年,长辈以火纸给孩童擦嘴,谓“揩屁股”,诫其勿说不吉利话。

 新年三天,家家饮早茶,吃早点,有的吃“长寿面”,有的吃五香蛋,也有吃饺子的,客籍人则三天不动刀、不倒水、不扫地,谓之“聚财”。绩溪春节做客称“吃茶”,春节或婚庆喜事、长辈寿庆、恭迎贵宾,多敬“三道茶”,即清茶、甜茶、鸡子茶。甜茶用莲子、蜜枣或桂圆、荔枝煮成,称莲子汤、枣栗汤、桂元汤。是日男不干活,女不做针,有“清闲初一朝”之谚。

宣城市首届春节民俗文化季(戴巍/摄)

  从初一到十五,人们走亲访友,叙旧话新,互致祝贺,民间各种传统文艺活动竞相开展。广德人是初一拜家门,初二拜邻村,初三拜丈人;泾县人是初一拜尊长,初二朋辈互拜;宣城人是初一拜尊长,初二拜远亲;宁国人是初一拜外婆,初二亲友互拜。拜年延续的时间各地长短不一,宁国人是“年过十五月过半,拜年拜到正月半”;广德人是“青草盖驴蹄,仍是拜年时”。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文明新风吹拂宣城大地,送社祭祀等习俗鲜有保留,各地各单位还组织了拥军优属和走访慰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人们访亲问友,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互道问候,家人围坐观看“春晚”,城市乡村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