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业务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1000问

为什么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两个战场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发布时间:2023-11-15 09:50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1938年春,中国军队集结台儿庄。中国军队在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图片来源:新华网)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形成了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是国民党方面通过全国统一政权,利用全国资源和200余万人的正规军,担负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坚持持久战,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担负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这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战后中国政局和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现象以来,战争双方正面对抗,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然而一场战争同时在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上进行,而且敌后战场如此广大,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互策应,既有统一战略目标,又各自独立自主,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外战争史上也是少见的,这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创举。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形成两个战场的前提。没有统一战线就不可能有举国一致的抗战,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现统一战线目标下的各自独立的两个战场。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的。国民党担任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统一战线内这种分工,既符合全国抗战军事战略上的需要,又符合国共两党和两军的自身情况。这样的分工是统一战线在军事战略布局上最为成功的体现。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有利的战略布局。正是由于两个战场的战略布局,陷敌于两面作战,腹背受击的被动局面,使抗日战争经过15个月就迫使敌人停止战略进攻,放弃速战速决,改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使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图片来源:新华网)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两个战场军民艰苦奋战的结果。两个战场同时存在,分散了敌人的力量,使其顾此失彼,从而由强变弱,由主动变被动,八年来,两个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共歼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人,伪军146万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当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如果没有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抗战,抗日战争的进程将大为缩短。

两个战场不仅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战后中国的前途、命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两个战场实行不同的战略指导,因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敌后战场实行正确的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各项政策,因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战越强,不仅在争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进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而且为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国民党最高当局推行错误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因而愈战愈弱,由主要战场变为次要战场。两个战场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

综合上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两个战场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