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历史的耿耿长河中,一位又一位历史人物,纷至沓来,交相辉映,很多已经镌刻成宣城的文化符号,成为流传千古的历史印记。
让我们暮然回首,去追寻那灯火阑珊处的时代芳华。
(一)
南北朝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冬,44岁的范晔(398-445年)被贬为宣城郡守。他在任6年,筑庐敬亭山,政余著书忙,“正一代得失”,撰成《后汉书》纪传90卷,列入《二十四史》之一。438年,范晔调任长沙王镇军长史。
57年后,南齐建武二年(495年),范晔姐姐的孙子,来到宣城,出任宣城郡守。
这个人,叫谢朓(464-499年)。
谢朓是南京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氏子弟,母亲是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他年轻时就小有名气,与同族前辈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小谢”。
31岁的谢朓来到宣城,就痴迷于以宣城为中心的皖南山水中,在宣城的两年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两百年来无此诗”,谢朓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他最忠实的粉丝,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是宣城,成就了谢朓;是谢朓,带火了宣城。谢朓因此又被称为“谢宣城”,后人辑有《谢宣城集》,其中的一首诗《游敬亭山》,使敬亭山的颜值飙升,“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从此,宣城,敬亭山,成了历代文人的“网红”打卡地。
如果宣城的山水再多滋养浸润谢朓几年,哪怕和他的舅公范晔一样干个六年;如果谢朓不是年仅36岁就因卷入政治漩涡而死于狱中,宣城、谢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能量级别,会比现在更高。
(二)
真正把宣城带火的,是另一个超级大腕。
谢朓死后,又过了254年,历史的时针指向了唐天宝十二年(753年)。这一年,宣城终于出了第一个文科进士,他叫刘太冲。或许是这个刘太冲,重新唤醒了沉睡了二百多年的宣城。这一年秋,李白(701-762年)来宣城首秀,从此,与宣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在李白之前,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到过宣城。唐天宝三年(744年),鉴真大师第二次东渡日本不成,应邀到宣城开元寺演经说法,可能是因为他老人家只是来宣城客串、开个讲座而已,几近被人遗忘。如今,开元寺已不复存在,当年与其共生的开元塔,仍然矗立在宣城市区。
李白第一次到宣城已经54岁,知天命了,也该寻找归宿了。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九年里,除短期出游和流放之外,大多在宣城度过,他登谢朓楼、上敬亭山、喝老春酒、游桃花潭……钟情于宣城的山水宣城的人,李白在宣城创作的诗歌,仅传世佳作就有60余首。
是宣城,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属于全世界的伟大诗人。李白,是宣城的李白,更是中国的李白,世界的李白。
(三)
李白仙逝19年后,又一位大咖级人物来到宣城,不过他当时还是个13岁的孩子,后来却成长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叫韩愈(768-824年)。
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和北方的很多士大夫纷纷到江南置产业、留后路,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叔父韩云卿、长兄韩会,也加入了异地购买房产田地的行列,在宣城敬亭山麓顾村置办了田产“别业”。韩愈3岁丧父,12岁丧兄,13岁(781年)时,在老家难以为继的韩愈,随长嫂郑氏来到敬亭山下的“别业”,结束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是宣城、是敬亭山,收留了韩氏孤儿寡母。
好山、好水、好田、好嫂子,韩愈终于可以安心拜师苦读了,这一读,就是五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走上赶考之路,从787年到789年,韩愈连续三次科考不中。无奈,韩愈又回到宣城“复读”。只有宣城是他的风水宝地,792年,韩愈第四次科考终于进士及第。
羽翼丰满、功成名就的韩愈,从此再没来过宣城。他的侄子韩老成(长兄韩会之子),在宣城病故,永远长眠在敬亭山下。
现如今,在韩氏当年“别业”附近,修建了“韩愈文化园”。
(四)
或许是受到韩愈科举之路的启发,韩愈考中进士七年之后,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一位真正的“高考移民”来到了宣城。
799年,27岁的白居易(772-846年)投奔在宣城为官的叔父白季康。他到宣城不久,以外地“户口”就地参加乡试,被宣歙观察使崔衍破格选为宣州“乡贡”,白居易由此赴京应试,第二年就高中进士,从此一举成名。
宣城人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了白居易,以识才的慧眼发现了白居易,宣城,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又一个巨大贡献。
白居易后来任过江州(九江)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卸任后又到扬州、湖北游历过,这些地方,都在宣城的周边,但他就是没有顺便再回访一次宣城。
不知道当年的白居易是不是觉得占用了宣城的“高考”名额,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从他留下的诗篇中,不难发现赞美宣城的诗句和与宣城的情结。
(五)
因为谢朓、因为李白等,也因为宣城、因为敬亭山,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柳宗元……一个个当时大咖级的人物,纷纷来到宣城打卡。
诗仙李白、诗王白居易,唐朝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中,有两位在宣城留下了足迹,独缺一位:诗圣杜甫(712-770年)。
杜甫比李白小11岁,而且是李白忠实的粉丝,杜甫还自谦“诗接谢宣城”,爱屋及乌,按照常理,怎么说杜甫也该到宣城来打一次卡,但他一生就是没有来过,成了宣城的一大遗憾!
这个遗憾不仅是宣城,也是杜甫本人。
不知道当年的杜甫,是囊中羞涩,没有路费来宣城?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老杜”没来,“小杜”来补。
“小杜”者,杜牧(803-852年)也。
唐大和四年(830年),27岁的杜牧随新任宣歙观察使沈传师第一次到宣城。他到宣城,是做沈传师的僚属,我理解是秘书、参谋之类的职务。杜牧虽然到宣城时的年龄和当年白居易来宣的年龄一样大,但彼时的白居易还没参加“高考”,而此时的杜牧,已是进士在身,而且两年了。一个如此有才的进士,却来给宣歙观察使当僚属,而且一当就是三年,可见宣城这地方不一般,当年那位沈传师也不是凡角。
我理解,是宣城对文人的虹吸效应。
离开宣城四年后,唐开成二年(837年),杜牧带着弟弟再次来到宣城,投奔时任宣歙观察使崔郸,被崔郸任命为宣州团练判官,两年后,被迁官京城,但杜牧就是“赖”着不走,一直等过完春节,才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宣城。
非要呆满六年,才肯离开,可见杜牧对宣城的感情笃深。六年间,杜牧在宣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仅写城中开元寺的诗就有十余首。
(六)
行文到此,总觉得缺点什么?
原来,与宣城有关的这么多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外来户”,或者是交流“干部”,或者是长期“背包客”,或者是“高考移民”,不是宣城本地人。
其实,宣城也是出人物的,否则对不起“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美誉。
宣城第一位本土进士刘太冲,他还有个弟弟叫刘太真(730-789年),刘太冲中进士没几年,刘太真也考中进士。宣城要么不出进士,要出就成双成对。刘太真跟随过陈少游,当过吏部、刑部、礼部侍郎,同样长于诗词,“每出一篇,人皆讽诵”,《全唐诗》收录其四首诗,这是宣城第一位真正的本土诗人。
只不过,点点星光,哪能敌得过月亮的光辉!
直到一个人物的出现,才让宣城本土人扬眉吐气起来。
他叫梅尧臣(1002-1060年),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家境贫寒,16岁乡试不中后,就放弃了“高考”之路,投奔在外做官的叔父,混口饭吃,无奈才华太过横溢,与当朝大臣钱惟寅成为忘年交,与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成了好哥们。直到快50岁(1051年)时,被当朝皇帝宋仁宗诏试,特批了他一个进士名额,总算没有埋没一位宣城籍的人才。
宋仁宗真是“仁”,宣城人民感谢您!
梅尧臣对宋代诗坛的影响极大,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他发现了一个旷世奇才,这个人才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大文豪都毫不逊色。
梅尧臣在被赐进士出生后的第六年(1057年),受当年“高考”主考欧阳修之命,担任那一年殿试的考官,在388份试卷中,被其中的一份试卷深深吸引,这是一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策论,梅尧臣爱才心切,将其推为榜首。欧阳修担心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将其改为第二名。榜单揭晓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本该第一,却被第二的考生叫苏轼,世称苏东坡(1036-1101年)。
举贤是否要避亲?自古以来,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梅尧臣染疫而逝时,朝野痛惜。文坛盟主欧阳修不仅写了祭文,还亲自为梅尧臣写墓志铭。
(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遇之恩,更要报答!何况还是苏东坡。
梅尧臣时期,敬亭山下的广教寺有位得道高僧文鉴,同梅尧臣堪称莫逆之交。梅尧臣逝后21年,宋元丰四年(1081年),文鉴的衣钵传人景模,想请名人写经,他辗转来到黄州,慕名找到被贬黄州的苏东坡,苏东坡欣然为老师好友的弟子泼墨挥毫,写下《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
苏东坡不愧为苏东坡!他的书法在当朝数一数二,可谓一字难求!之所以愿为广教寺抄经,是为了报梅尧臣的知遇之恩。
为了能让苏东坡所抄之经千年永流传,十五年后的(1096年),借广教寺开建宝塔之机,宣城乾明寺愣严讲院童行徐怀义,将此经文摹刻在两块青石上,分别砌在双塔第二层的东西壁面。
历经千年,双塔依然矗立于敬亭山下,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姊妹塔,属宋塔唐型,在全国独一无二。塔内苏东坡的墨宝,也同样传承为宣城的稀世之宝,为宣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刻上了辉煌的一笔。
(八)
《梦溪笔谈》的作者,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1031-1095年),也与宣城结下了不解之缘。1055年,沈括来到宣州属县宁国,他的哥哥沈披时任宁国县令,他来的目的之一与韩愈、白居易相似,“复习备考”,但沈括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哥哥治水上,耽误了学业,直到1063年才进士及第。1076年,沈括被贬为宣州知事,在宣三年,一边为官,一边进行科学研究。
看来,做官和搞科研,并不冲突!
在宣城市区,有条“状元路”,这个路名不是凭空捏造的。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宣城终于出了第一个状元吴潜(1196-1262年)。我相信,当这个消息从都城临安传到宣城时,宣城肯定是满城鞭炮,满城锣鼓,家家都像过节一样,好像每家都出了一个状元,因为,在文化史上地位如此之高的宣城,等待这个消息,一等就是六百年,十个甲子。
吴潜两度为相,两度被罢,忧虑成疾,病死循州。
吴潜与其父吴柔胜、其兄吴渊,为南宋“同堂三进士”,如果不是国运衰落,说不定和眉山“三苏”,还有得一拼呢!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也在宣城留下足迹。1268年,文天祥出任宣州太守,1270年离任时,特作《劝农歌》勉励宣州乡农子弟。
(九)
自宋朝起,宣城有一名门望族,被称为“宣城梅氏”,梅氏先后出了举人42人,贡士64人,进士18人,朝廷名臣9人,县、州、府知事37人,史、志入传者27人,除了梅尧臣之外,宋代名臣梅询、元代史学家梅致和、明代名臣梅守德、明代剧作家梅鼎祚、清代名臣梅鋗、清代数学家梅珏成、清代画家梅庚、清代文学家梅增亮、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梅光迪等,可谓:宣城“梅”花遍地开,其中有几个重要人物,列出来,那是必须的。
梅赝祚,明代国子监太学生,著名文字学家,有“古代字典体例的开创者”之誉,著《字汇》一书,对《说文解字》作了重大改革,在《康熙字典》问世之前,《字汇》是我国古代唯一完备的大字典。
梅文鼎(1633-1721年),一生淡于功名仕途,潜心研究数学及天文历算,著书88种,由他创立的“宣城数学派”,闻名海内外,被公认为当时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另两位是英国的牛顿和日本的关孝和。只是因为梅文鼎不会用苹果之类的东西讲故事,否则也会像牛顿一样,被当今的全世界人知晓。
梅清(1623-1697年),1654年中举,其后多次参加“高考”,屡战屡败,遂弃举子业,致力于诗书画之道,是“宣城诗派”的中坚人物,“宣城画派”的核心人物,被誉为“明清两代山水画写生之领袖”。康熙初年,一代国画大师石涛来到宣城,与梅清相互影响,风格渗透,此后十年间,“宣城画派”与“新安画派”相互交流砥砺,终结“连理”,称为“黄山画派”,石涛、梅清、渐江被尊为“黄山画派三巨子”,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等都可归于这一流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代宣城人文辈出,不胜枚举,他们是那千秋星月,不仅绽放出属于那个时代的芳华,也凝结成宣城特有的文化符号,汇聚成中华文明的光华,光耀千年,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