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绩溪的游击战争史上有这么辉煌的一页,上面醒目地写着皖南旌绩县委游击队的赫赫战绩:1944年8月伏击鸡公关,一枪不发缴获步枪子弹29箱,计20,000多发,手榴弹50箱计1,000枚;配合新四军七师雷维和率领的巢湖大队攻打太平谭家桥等几个乡公所,连战连捷。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又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活跃在旌绩边霞潭山一带的旌绩县委游击队唐辉部,是执行毛主席上述军事路线的光辉典范之一。他们遵照皖南中心县委“发展党员,开辟地区,创建游击队,发展武装斗争”的指示,白手起家闹革命,没有枪,没有弹,就从敌人手中拿。游击队1942年5月刚成立时,仅有10名队员、一支半枪,很快就发展成具有一定武器装备的雄壮队伍。(1)
他们在长期坚持、积蓄力量中等待最佳时机。
这一天在久久的期待中终于来了。
1944年春夏期间,日军打通了平汉、粤汉两铁路,皖南国民党十分恐慌,纷纷作逃跑准备,将南陵、泾县一带的军用物资不断向南转移。5月间,县委派四都杨村与汪树之有联系的群众汪德元到镇头开饭店,以便侦查国民党武器弹药调运情况。6月下旬,有七八个官兵因下雨在汪德元饭店歇住了两三天,从他们的服装标识以及谈话中,汪德元得知这是国民党军52师司管处的,将从旌德县城往绩溪县临溪押运7辆独轮手推车的子弹、手榴弹经过这里。获悉这一重要情报后,汪德元悄悄连夜摸黑抄小路将此情报送给了上横路根据地的汪树之,汪树之立即向石洞湾的县委书记唐辉汇报。(2)唐辉、王保实、王必达等闻讯后,当即研究决定:当晚率部队和民兵30多人,到歙县东乡五都源鸡公关附近设伏。战士们得到这一消息后,人人喜形于色,个个奔走相告:“运输大队长给我们送武器来啦!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送!”战士们求战热情高涨,个个摩拳擦掌,积极备战。
一切准备就绪后,指战员们出发了。天已擦黑,村边树影婆娑,夜色分外幽静。当游击队靠近临溪时,天空显得高了些也亮了些,一弯月亮穿行在野马奔驰似的团团灰云之间,忽隐忽现,忽明忽暗,队员们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他们身背武器、麻袋和干粮,却身轻如燕,从霞潭出发,穿过王家源,翻越大青山,经过徽溪口村旁,又翻越徽岭,行军达40多里山路,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凌晨就赶到了鸡公关。他们到达后,仔细察看了地形,将鸡公关的百乐亭定为埋伏点。
鸡公关,又称稽公关,是绩溪境内设置的九处关隘之一(因修建公路现撤除),虽不似剑阁峥嵘而崔嵬,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但也有非常之军事功用。游击队埋伏下来后,唐辉派两名侦察员化装成农民打柴,向鸡公关方向游动,专候敌运输队。
6月29日上午7时左右,一阵“吱嘎吱嘎”的独轮手推车声时近时远,时远时近。不一会,独轮车队已缓缓上坡。车队头轮手推车犹如毒蛇蛇头,先蹭上坡顶,无精打采地拖在队末的11名敌兵则活像毒蛇蛇尾。当蛇头刚一露面,战士们立即严阵以待,子弹“咔嚓”一下上了膛,檀树炮校准了炮位,一双双鹰似的锐利眼睛紧紧盯住敌兵。当车队全部进入伏击圈时,两个砍柴模样的侦察兵果断地发出信号:将右手握着的柴刀一举。队长立刻朝天空发出“砰”地一声,霎时,“冲呀!杀!”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游击队员和民兵们以泰山压顶之势冲向敌人,毫无思想准备的敌人被吓蒙了,举手的举手、逃窜的逃窜,“缴枪不杀!”、“新四军优待俘虏!”的呐喊声,吓得敌人更是魂飞胆裂,这一枪一吼,犹如晴天霹雳,把所有敌人都给镇住了,只好举起手来当了俘虏。战斗不到一个时辰就一枪不发、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运输之敌以及这批武器全部被俘获,共有步枪子弹29箱,意大利造手榴弹50箱。(3)
天亮了,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碧空如洗,金色的阳光照亮了绩溪的山山水水。放眼四望,那满坡盈谷的庄稼,肥壮壮、绿油油,像绿带、似彩绸,将夏日的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战士们捧着缴获的武器,左看看右瞧瞧,像得了宝贝似的抚摸着,别提有多兴奋了,一夜行军作战的疲劳早已被胜利的喜悦所驱散,他们不畏疲劳,连续作战,又将弹药搬运到徽溪源的一处坟墓掩藏好。他们要用敌人的武器消灭敌人,保卫美丽的家园,保卫人民的劳动果实。
霞潭山游击小分队这次缴获的武器,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装备,还支援了皖南皖北的其他部队。顽固派大为震惊,浙苏皖挺进军陶广总部及第三绥靖指挥官刘秉哲,限令克日追回弹药。但由于一时摸不清底细,国民党顽固派直至7月14日才调集挺进军二纵队一、二两个营,绩溪国民兵团自卫队、行动队全部,向上横路、霞潭山游击根据地围攻,而游击队和民兵早已把藏好的弹药,安全转移到芜屯公路以东了。顽军因找不到武器和游击队而恼羞成怒,疯狂报复,连烧根据地几个山棚,摧残当地群众,撤换乡保甲长,重新登记户口,国民党在冯村铺的党政办事处行动队甚至还不断抓人。这一系列罪恶行径,都表明顽军的心虚与惶恐,处处显示了霞潭山游击小分队的威力与震慑。
后来,游击队又配合新四军七师雷维和率领的巢湖大队,攻打了太平谭家桥,消灭了太平县“清剿大队”全部,缴枪53支;奔袭了宁国甲路乡公所,缴枪21支;打下了绩溪九华乡公所,缴枪13支。游击队的作战能力与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4)
从1942年至1943年底,游击队发展到30余人,枪支增加到30条,其中步枪20支、短枪10支。武器弹药得到了补充,队伍也壮大了,练兵场上更热闹了。战士们斗志昂扬,积极备战,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5)
资料来源:
(1)(4) 《徽山烽火》之 <“皖南事变”后绩溪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941年9月——1945年8月)
(2)(3)(5)绩溪党史原始资料 《鸡公关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