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业务研究 > 方志年鉴 > 志鉴评议论文

努力当好年鉴编辑

发布时间:2021-03-15 10:27 信息来源:《志鉴评议论文集》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广德年鉴》于2006年创办,至今已连续出版发行10卷。其中我参加了20122015年卷4本年鉴的编辑工作,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逐渐成长,编辑水平不断提高。回顾4年路程,感悟良多。

一、努力学习年鉴知识

2012年初,广德县档案局因缺少专门的年鉴编辑,局领导找到我,当时我是诚惶诚恐,深感责任重大。领导不断鼓励我,并提供《志书编辑手册》等许多年鉴编辑书籍让我学习,还派我参加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最让我感动的是,领导特意请来省方志办年鉴处处长胡卫星和资深编辑苏爱梅点评《广德年鉴》初稿,2位专家的耳提面命让我受益匪浅。为了做个合格的年鉴编辑,我一方面大量阅读专家的著作,另一方面自费到省内同行那里取经,我先后到过凤阳、蒙城、黟县、宁国、绩溪、淮北等地的地方志办公室,向前辈学习取经。这样,我很快进入角色,年鉴的编辑水平逐步提高,得到全县各单位领导和省内同行的认可。

二、搞好撰稿人员培训

质量是年鉴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年鉴编撰过程中,档案局全体干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年鉴的内在质量。通过集中培训、分类辅导、个别交流等方法,加强对供稿人员的业务指导。对于新的供稿人,不熟悉年鉴体例的,主动上门联系,促进作者熟悉年鉴体例规范,严格按照“年鉴思路”提供稿件。在领导支持下,2015328日,《广德年鉴》撰稿人员培训工作会议在县财政局会议室举办,我担任主讲,向全县100多名各单位撰稿人员讲解了年鉴条目拟定及语言表达要求,通过培训,稿件质量大大提高。今后,此项工作正常开展,为出版精品年鉴打好基础。

三、做好沟通协调

年鉴是众手成书,作者每年都有变化。为了规范稿件要求,每年县委、县政府的年鉴编辑出版工作文件下发后,我都要深入各个单位,和稿件承办人员见面沟通,精心指导,严格督察,使大家充分认识年鉴编纂这种大协作的特点,树立“一盘棋”思想。我和他们共同商讨条目,组织语言,反复斟酌,发掘有价值的单一性条目,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记。通过主动上门走访,邀请过来座谈等形式,加强与供稿人员的联系,建立稳固的年鉴工作网络,增强年鉴编辑的亲和力和撰稿人员的积极性。这样一方面统一了各单位计量表述,另一方面也引起各单位领导的重视,使各单位承担年鉴供稿的同志,充分利用《广德年鉴》这一平台,全面准确地展示本单位、本系统年度内工作概况和工作特点。

因为政府和其他部门研究的是现实和未来,而方志办工作研究的是历史,使得工作开展有些困难。我向部分单位领导宣传《地方志工作条例》,千方百计争取这些单位领导的重视,让他们经常关注年鉴编纂工作,做到说起来必要,做起来重要,忙起来忘不掉。努力营造有利于年鉴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少数单位认为年鉴是县档案局自己的事,工作不主动,配合不积极,简单提供工作总结敷任务的做法,我不厌其烦,反复督促,取得理解,保证了年鉴稿件及时收集。

实践证明,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为抓手,精心组织、加强沟通、协调到位、搞好服务,为办好精品年鉴及顺利出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科学编排

年鉴是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很强的承继性。稳定的框架结构是年鉴质量的保证,也是年鉴成熟的表现。一个成熟的框架设计要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年鉴编纂活动进行宏观控制,特别要保持基本资料的连续性,设置的栏目不能断线,便于逐年反映,使读者能够看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全貌。年鉴框架的调整相对于年鉴内容的更新是比较缓慢的,而且这种调整是在保持框架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在规范中稳定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本质要求。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稳定中求实、求新、求异、求变,紧密联系实际,准确抓住地方实际的脉络,才能体现框架所具有的锁定年鉴风格、框定年鉴内容的意义。因此,创新又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必然要求。

年鉴编辑对一年中的“大、要、亮、新、特”之事和全书内容编排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根据上年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编排内容,做到常编常新。2012年卷我们突出了“项目建设”、2013年卷强调了“竹·旅游文化节暨开发区十周年纪念活动”、2014年卷加强了“美好乡村”记载、2015年卷大幅醒目图片反映“作风建设”。达到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突显效果的目的。这样,年鉴内容就活了,做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5年卷在保持全书稳定的基础上,在编辑上做了较大变动: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安排单独类目;采取随文插图形式,解决版面空白问题;为每个类目设置扉页,增加广德元素和地方特色等等,通过科学分类,陈其要、述其详。全书文风朴实、表述严谨。资料性、工具性、可读性大大增强。

五、反复打磨

年鉴初稿完成后,局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全程亲力亲为,经常询问工作进展,提出指导意见,对一些重点栏目,像“大事件”、“机构设置”等手把手的做示范修改,组织全局干部对全部稿件进行多轮次校对,反复阅读修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辞劳苦。大家超负荷、快节奏的工作,人均校对超过70万字,全部稿件反复校对9次,纠正错误100处。有的稿件中出现专业性强的术语,如“黑膜”等,多次去电和往返有关单位,对稿件内容进行反复核查。以出版精品年鉴为目标,从图片、字体、设计、表达、编排、装帧等全方面进行审读,精益求精,严格把关。最后汇总评审意见,改定图书。大大提高了年鉴的编校质量,保证年鉴的质量和品味。

文字工作是一项遗憾的工作,一个错误就像一颗老鼠屎,那么让人厌恶。所以,每年的年鉴编辑,我就像如履薄冰,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