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宣城地区志》(1988—2000),尽管是走马观花,“宣城地区发展概貌”透过字里行间,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该志以“文约事丰”的特色,彰显着宣城地区建制20年各业兴旺的勃勃生机,让我们不难找到宣城撤地设市的内在原因。总体上看,这部二轮《宣城地区志》是全面准确反映皖东南改革发展的成功之作。
一、二轮《宣城地区志》概况
编修二轮《宣城地区志》,动议于2000年秋,此时宣城设市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宣城地区,设立地级宣城市”,2001年1月10日省辖宣城市正式成立)。宣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在人少事忙的情况下,各人承担一些编纂任务,返聘原主任为执行主编,发动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志办提供资料稿。2002年4月机构改革、人事变动,但编修二轮《宣城地区志》工作仍在进行。2005年志办在完成《宣城服务要览》和两部《宣城年鉴》的出版任务后,集中人力攻坚,是年冬完成志稿的总纂,2006年4月14日宣城市政府办公室召开该志评稿会,征得相关领导与同行的有益建议,请有关同志审稿,志办同时补充资料、修改志稿,2006年12月、2007年10月两次报省志办审阅,并报宣城市政府批准付印,于2008年6月由黄山书社出版。
该志110万字,插页56页,除概述、大事记、附录、序、编后记外,主体志采用编章节目结构,合计18编65章293节。断限为1988—2000年(与1998年3月版《宣城地区志》衔接),着重记述这13年宣城地区各业发展变化,少数适当上溯。
二、二轮《宣城地区志》的成功之处
一是全面准确地记述了宣城地区改革开放的实践,记述了宣城地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历程,体现出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
首先,专设“改革开放”编,集中记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记述了“开发区建设”、“经济协作”、“利用外资”的情况。对于上述7项改革,分别从不同侧面纪实,譬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节,记述了宣城地县两级党委、政府推行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家庭承包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情况。其次,除集中记述“改革开放”外,还有散见于其他章节的改革举动、成效,如“教育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至于很多节中所记的事业管理方式的改进、完善,亦是微观的改革。总之,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记述,反映了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致力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体现出改革开放是社会演变的主旋律,是改变建区之初“老、少、边、穷”落后形象,在省内取得较快发展位次的重要动力。再次,通过经济部类、文化部类、社会部类诸章节的记述,反映了13年间宣城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而政治、政法、军事等编章则反映了政治文明建设的情况。
二是以翔实的资料和系统、有机的编纂显示内容的厚重。
志书“资政、资商、教化”功能的发挥须依赖于“存史”。如果运用资料不生动、不系统,资料的铺陈与概述、量化分析未做到有机结合,必然影响志书功能的发挥。资料的直观、逻辑性也是志书区别于文学作品、论文、科学专著、教科书等体裁的特征之一。2008年版《宣城地区志》采用资料十分丰富,叙述事业发展必有数据、有典型和面上情况,有对比,因而记述有深度、广度。横不缺项,纵不断限,如经济部类写出了由计划经济经双轨制向市场经济演变的过程。很多章如“供电”章,记叙的要素齐全。资料之收集、补正贯穿于编纂过程。尽管这部志的断限仅10余年,但以其资料的丰富、内容的厚重而显现其价值,是研究宣城地区改革发展的文献、工具书。
三是以体例之完备显示编纂方法的娴熟。
其一,篇目设置基本合理。按照“自然、经济、政治、政法军事、大文化、社会、人物”顺序安排编章。编下之章、章下之节、节下之目,基本上依事业分类并结合事物内部联系,然后依时序记述,井然有序。其二,概述、大事记、志、图、表、录、索引诸种体裁的运用基本得法。如:“概述”涉及宣城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点、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面貌、人民生活、社会事业等方面,起到“概一地发展大势大略”的作用,有叙有议,既展示了宣城地区发展优势、成功经验,也揭示了制约因素;“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少数采用纪事本末体,主要列举1988—2000年大事,补记了1988年前的大事;专志分门别类地记叙各类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很多节、目后恰当地设置了各种统计表,起到化繁为简、节省篇幅之作用;数十页彩图,反映党和国家领导视察宣城,反映了省部委在宣活动与重要会议,反映了地县两级获得的重要荣誉,反映改革开放、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财贸金融、党政工作、政法军事、科技文化、丰富资源;附录,收藏了有关撤地设市的文献和2001—2005年大事,为今后修志积累了一些资料。
四是较好地反映了宣城地区区位、经济、人文方面的特色。
特点一:宣城地区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是中西部与长三角地区的过渡带,是黄山、九华山地区通往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捷径。由此决定它可以东向接受皖浙沪经济文化发展的辐射和向内地的产业转移,有一定的机遇。特点二:较之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但与苏浙地区相比却有较大差距(本区少数县发展势头不强劲),因此潜力较大。特点三: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有革命老区,诞生过文化名人和科技专家,很多历史名人涉足这方土地,留下诗文。特点四:军事位置较重要。春秋时代这方土地是楚越相争的区域。汉代以降则为富裕而重要的军事要地,一些重要兵事在此发生或与此地相关,如:吴国孙策讨伐丹阳太守太史慈至泾县,黄巢起义军过境,方腊率兵来此活动,岳飞在牛头山大战金兀术,朱元璋之攻城,清初爆发反清复明斗争,太平军之略地,国民革命军经此北伐,新四军驻扎云岭。抗战时期宁国县处于敌后前沿,驻军云集,苏南、郎溪等地的县政府迁于宁国县河沥溪。这些都曾给这片土地带来重要影响,如朱元璋认为应天、宁国等5府有馈师之劳,是“兴王之地”,登基后将宁国府划为直隶,诏令免税1年。该志在第一编内记述了自然资源,在第七编里记述了众多旅游资源,从县市简介及经济部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部类的记述都可见上述特色。
五是行文较规范。
全志采用语体文、记叙体记述,符合《安徽省第二届编纂行文规范》,语言朴实流畅。这里,信手拈来一片断文字(见P548“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衣着。过去要凭票购布,衣着单调刻板,一衣多季是普遍现象。如今则是一季多衣,服装鲜艳多彩,式样新潮时髦。居民衣着消费向讲究款式、质地、品牌方向发展。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在475元,比1988年的256元增长85.5%,年均递增5.3%。
这段文字虽然朴实,但无赘言,既写了衣着变化的各个侧面,又有数据佐证,包含一定的信息量。
三、续志的疏漏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万物不是十全十美的,《宣城地区志》也有少许瑕疵,以笔者“一家之言”,有如下几端:
其一,“人物简介”的运用、收录人物范围尚有商榷处。我以为对有成就、有影响的在世人物也不宜“简介”。尽管近两年已出版的志书取此做法,其实是以“简介”形式变相为生人立传,有的只差卒年。如觉得对这些人物列表不足以彰显,或为今后修志贮备资料,可置于附录中,不宜突破“生不立传”的原则。对著名人物,其出生地修志必有记叙。如果祖上几代早已迁出祖籍地而且某名人与祖籍地没有多少关联,祖籍地修志也不必记之。江上青、江亢虎、戴戟、江树峰、曹谟、吴作人、唐耀、胡道静、周而复、查全性、翟光明、文兰等人,与祖籍地宣城地区没有什么关联,续志可以不记。
其二,《续志》有漏记内容。如:1982年大事中漏记了“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接见宁国县委书记方达林”;1983年大事中漏记了首次“严打”斗争,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针对1980年以来社会治安恶化的状况,党中央于1983年7月做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而且通过为期3年的严打,各地社会治安有明显的好转。漏记了1984年创办《宣州报》。P6未提明洪武四年(1371)改广德府为广德直隶州,而在民国元年陡然冒出“原宁国府和广德州所属各县由安徽省直接管辖”。P7漏记“1937年11月30日日军侵占广德县城。宁国县万家乡于1948年12月20日解放,是全区首个被解放的乡,此条漏记了。漏记了“五风三害”时期(1958—1960)宣城地区人口减少的情况;1961年大事提及“6月马鞍山市改为省辖市”,应提及“1956年马鞍山矿区从当涂县析出,设马鞍山市”。大事记中每位地委书记、行署专员的任职止于何时,没点明。P50水系中,漏记了“宁国县仙霞镇境内孔夫河、云梯乡内的沙湾河流入安吉县西苕溪,属太湖水系”。P261—264自然风景中,漏记了宁国的山门洞、石柱、千顷山天池等景点。宣城地区乡镇企业始于1980年夏鼎湖在宁国县创办中溪密封件厂,此条漏记了。P239写个私商业之发展,宜运用背景资料,即党中央逐步重视个私经济发展。P338“三讲”教育应括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以免后人不知。P390“政协工作”一节中,写调研和其他活动似乎显得不足,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不突出。
其三,《续志》中可归并和错记、不确凿的内容。如:P16重复记叙“1996年2月5日,(宣城)地委印发《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宁国县率先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决定〉的意见》”。P17为王稼祥铜像揭幕可与P9为其故居揭幕,并为1条大事。
P544倒数第3至第1行记述有误,应为:宁国畲族自编自导的《伐竹乐》表演项目被选调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演员代表安徽省少数民族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游行,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其四,个别病句、个别用词欠妥、少许错别字。如P3“城镇住房制度、公务员制度和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稳步实施”,此为病句:主语之一的“制度”与谓语“实施”搭配不当,可改为“完成城镇住房制度、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也稳步实施”。
P6顺数第6行“清军提督邓绍良陷宣城”,应改为“清军提督邓绍良部攻入宣城”。笔者认为是邓绍良为首的部队,非其人也;用“陷”似觉不妥,因为太平军对地方亦有破坏,也杀戮了无辜百姓,后世编史还是客观记述为好。
P256第3行“足裕店”,应为“足浴店”;P257第8行“漫延开来”,应为“蔓延开来”;P266第16行“拓亭村”,应为“柘亭村”;P266第20行、第22行、第23行及P484第17行的“弈世”,应为“奕世”。
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作文应“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我想:《宣城地区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宣城市地方志编委会续修此志的动机即是详尽准确地记述宣城地区20年的改革与发展。有这种明确的指导思想,其篇目设置、资料运用、行文表达都服从、服务于这一主题。刘勰曾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来表述作家凝神构思的情状,这里我想借此语表达阅读《宣城地区志》(1988—2000)的印象:它准确反映了宣城地区短暂20年发生的显著变化,可谓“卷舒风云”的力作。